卜凯(John Lossing Buck,1890—1975),美国纽约州人,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1914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毕业之后随即来华从事农业实验和推广工作。1921年起担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编写的《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调查》被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广泛引用。
邵德馨(1894—1991),又名邵仲香,江苏兴化人,192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留校任金大农场主任。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即后来的南京晓庄师范学院。1930年,返回金陵大学专职任教,并兼营金大农场。1939年至1945年,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
万国鼎(1897—1963),江苏武进人。农业历史学家,中国农业历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第一任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自1920年就开始涉足农史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积累,建立了宝贵的农史资料收藏,并创办我国最早的农史刊物 《农业遗产研究集刊》、《农史研究集刊》,在国内外农史和科技史学界颇具影响。他对中国农业古籍、农业历史的研究成果卓著,尤其是由他主持编写的 《中国农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史的著作,堪称农史研究的里程碑。1987年,该书获得农牧渔业部 (今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乔启明(1897—1970),字映东,山西省临猗县人。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第一届毕业生,1924年夏毕业于农业经济系(当时称为农业经济组),留系任教。1932年,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出资送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深造,专攻农村社会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农经系系主任。是我国高等学府在国内自行培养的第一代农业经济专业人才,我国杰出的农业经济专家、教育家和实干家。
张心一 (1897—1992),号继忠,原籍甘肃省永靖县,早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27年,曾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副教授,执教七年,并兼农业推广系主任。一生热爱农业事业,热心于农业科学,为我国的农业科学奉献终生。
孙文郁(1899—1981),山西宁武人。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193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食物研究所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农业经济研究部主任、农业经济系主任、农学院代理院长,国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德粹(1900—1987),湖南省攸县人,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经济学奠基人之一,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学习农场管理、农业经济和农业化学等。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合作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4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著有《农产运销学》、《土地经济学》、《农业合作的原理与实务机》、《农业经济学》、《人口问题要义》等。
崔毓俊(1901—1998),河北盐山人,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43年 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最早参与并组织卜凯领导下的农村调查,足迹遍布河北、河可南、山东、云南、昆明、安徽、江西、四川等省。热心农业推广工作,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任教的同时先后领导四川华阳和江 苏吴江农业推广站的工作。
应廉耕(1904—1983),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30-1941年留校任教。任教期间,于1937年被学校选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深造,1938年取得硕士学位回国任教。曾任金陵大学农经系系主任。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教育家,在他漫长的五十多年教学生涯中,把一切都献给了我国农村经济教育事业。
刘庆云(1904—1975),安徽合肥人,著名农业经济学家,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组,1936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生院。1942年,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组改为农业经济系,刘庆云回母校任该系教授兼系主任、总务长,成为中大农经系的主要创建人。曾任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中央大学农经系主任,南京大学农经系主任、总务长,南京农学院农经系主任。
许道夫(1911—1989),安徽合肥人,农业经济学教授,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系,1937年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农产品运销、农村合作经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孙祖荫(1913—1991),浙江杭州人,农业经济学教授,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经系,1945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农经研究院学习。曾任金陵大学农经系系主任。发表《美国柑橘运销问题的研究》等论文。